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战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资金匮乏,设施陈旧,队伍不稳,面对波及全球的人才争夺战,软硬条件都相对缺乏的中国高校,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甭说软件,就是硬件,也无法吸引、留住人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回忆当时的情景非常感慨,“1994年前后的历史系,只有15间办公室,有一个教研室16名教师在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要开会了,怎么办?用书架把中间隔开,这边开会,那边备课。历史学可是南开大学四大支柱学科之一呀,我们都是这种情况,别的专业可想而知。”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北大图书馆基本不买国外的书,因为没有更多的购书经费,只能保证多年一直不断的科学期刊的订阅,而外国图书主要靠国外学校送我们一点。”王义遒说,“10多个教授一间办公室,每个人只能分到一个抽屉,教师的收入也比较低,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教师安心工作?”

  南开大学、北京大学面临的问题,在当时一批进入国家重点建设序列的高校中比较普遍。尽管当时“211工程”已经实行3年多,但大学办学经费拮据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缓解,中国高校向世界一流的冲刺需要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择优重点投入,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而“985工程”的实施正适应了这种要求,对高校发展给予了重要的经费保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先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随后又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7所重点资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9所高校还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联盟,每年举行会议,讨论有关政策问题。

  此后,进入“985工程”建设的高校继续增加,同“211工程”相比,“985工程”确定的院校更为集中和有限,一期工程最后确定了34所,多数入选院校都经历过“211工程”的建设过程。

  上述这些大学在全国近200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不到3%,却拥有超过全国50%的在校博士生、全国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一半以上的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院士也都来自这些学校。

  “985工程”自1999年初开始启动,到2002年一期工程结束。在资金投入上,“985工程”的力度比“211工程”有了大幅度增加。从1995年到2005年,“211工程”10年共计完成投资368.2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为78.42亿元。而“985工程”仅一期投入就达到了255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40多亿元。就拿北京大学来说,从“211工程”一期共获得建设资金1.25亿元,而从“985”一期获得的资金达到18亿元。

  “有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侯自新说,“在‘985’一期的建设中,学校大部分学科都得到了支持,尤其是一些长期得不到支持的学科,效果很明显,‘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入选教育部‘长江计划’的学者人数,1998年还是个位数,2000年就超过了30人次,这些人都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和带头人,学科分布也是全面铺开。”

  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田建国获得了学校一年10万元的资助,他坦言:“当时我一个月收入才1000多元,有了学校的支持,我不用总为养家糊口操心了,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作研究。”

  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国家实施了地方和部门共建,以便大学能够获取更多资源。比如在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厦门大学的协议书中,明确了除对学校的正常经费安排外,在2001年至2003年3年内,教育部和福建省、厦门市分别向厦门大学投入建设经费3亿元、1.5亿元、1.5亿元。3年时间让厦门大学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增长了85%,占全省高校拥有量的87%。2002年全校科研经费比1999年增长216.52%。

  到了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实施“985”二期工程建设,列入建设的院校增加到38所。二期投入为42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89亿元,所属部门和地方投入140亿元,院校自筹97亿元。

  “985工程”政策之所以得到延续,起直接作用的原因就在于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中,对该工程一期效果的总体评价是:“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积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追求卓越之路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时光飞逝,转眼间,“985工程”已经实施10年了。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还有多大?记者选择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典型代表清华大学与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

  以1995年到2005年为例,在办学经费方面,1995年,清华大学的办学总经费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比例是1∶24.1,2005年则缩小到1∶4.6;在科研产出方面,1995年,清华大学发表的SCI论文数和SCI论文被引次数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比例为1∶13.6和1∶31.6,2005年则分别缩小到1∶1.5和1∶1.9。

  记者从北京大学也拿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过去10年论文引用数据,北京大学有12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龙以明说:“10年前,数学所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不多,主要因为能和国外大师对话的中国学者不多,而现在,数学所办一个国际学术会议,能请到20多位国际一流学者前来参加,因为中国高校中能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数学家越来越多。”

  就在我国“985工程”实施的前后,亚洲、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提出各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并加强了投入。比如日本在2002年出台了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政策目标,推行“21世纪卓越研究中心计划”,从2002年到2007年,来自97所大学的272个机构得到了支持。而德国也在集中力量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精英大学,日前,德国拨款19亿欧元用于发展10所精英大学。

  或许,我们目前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进行全面评估为时过早,而且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但这样的结论已经形成:在任何一个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需要付出时间、资源和智慧的浩大工程,对每一所选择这一目标的大学而言,都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坦言:“与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有数百年历程,北京大学的历史才110年,真正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才30年。在我们这样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体制机制障碍,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要想真正赶上去,就必须比别人发展得更快,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211工程’和‘985工程’不应被简单视为中央集权体系下由政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而是由政府和名牌大学携手合作,共同为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竞争力所作出的努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说,“这两个工程正越来越影响着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投入,就要为国家和地方作出更大的贡献。”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叶世满说,“‘985工程’二期建设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发展站位上的‘国家队’意识、科技创新上的‘顶天立地’意识和‘服务国家发展与服务区域发展相统一’意识。一流大学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来实施,只有更加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促使大学在贡献中发展,在服务中提升。”

  前行之路漫漫,困难与挑战多多。无论“985工程”未来的走向如何,它都为中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愿景,推动、激励着大学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